·菏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  
 
菏泽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
 
 

 

 

菏泽市人民政府

关于全市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5511在菏泽市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市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加快发展办主任    蔡维超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今天,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市政府关于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情况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市人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关心和重视。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全市扶贫攻坚工程实施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14年工作情况  

2014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坚持以精准扶贫为主要抓手,以产业开发为主攻方向,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面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31万人减贫。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精准识别,夯实扶贫工作基础。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坚持“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有多少算多少”的原则,严格执行“一高一低一无”的贫困村标准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322元(相当于20103000元不变价)的贫困户标准,按照“组织培训、入户调查、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建档立卡”的程序,对所有农户进行了地毯式识别。全市上下两万多名干部,历时3个月,培训1.2万余人,发放260万余份申请书、调查表,对上亿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共识别出贫困村3270个,占乡村总数的54.4%;贫困户80.7万户,占乡村总户数的38.6%;贫困人口259.6万人,占乡村人口的33.3%。组织县区和乡镇对识别出的贫困户、贫困村的各项数据进行多次修正和完善,并按照要求全部录入全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  

二是创新精准管理模式,精心编制扶贫地图。为更加形象直观展示全市“贫困人在哪里,贫困村在哪里,哪里穷人多,哪里穷人少,归谁管,由谁扶,扶没扶”等情况,充分利用历史资料和精准识别出的最新数据,制作了三张扶贫地图。全市扶贫地图。对精准识别出的贫困村、贫困户,按照未扶持、正扶持、已扶持分颜色进行标记,对所有乡镇的贫困人口构成状况进行详实标注,清晰的展现出我市贫困人口点状分布和局部密集的特点,为科学制定全市扶贫工作规划打下了基础,为精准扶贫中实施政策倾斜、项目布局、资金投向等提供了基本依据。重点贫困村地图。详细标注了855个重点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帮扶情况、“五通十有”完成情况,以及“雨露计划”、互助资金等专项扶贫项目进展情况,为全面完成“十二五”扶贫计划提供了有力参考。扶贫项目地图。对所有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扶贫项目,分产业使用不同颜色和图像进行标记,详细标示扶贫项目的投资规模,以及正在扶持的企业,为精准管理项目和筛选适合区域发展的项目提供了重要指导。  

三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超额完成减贫任务。通过综合分析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依据其贫困人口数量,将市委2014年工作要点中确定的30万人减贫任务分解到县区,由县区落实到乡镇、到村、到户。根据计划减贫人口的自身条件,实行分类指导、因户施策,精准投放扶贫资金、项目、物资等,聚力定点,消除贫困。同时,对计划减贫人口建档立卡,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薄、市县有电子档案,做到扶贫对象、扶持项目、脱贫时间、责任人员“四明确”。在工作推进机制上,实行倒排工期,坚持扶贫工作对象精准、措施办法精准、脱贫时间精准、考核验收精准“四精准”。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转变经营方式帮扶1.4万人,技术培训帮扶9.2万人,协调资金帮扶9.8万人,提供致富门路帮扶5万人,更新思想观念帮扶1.8万人,其他方式帮扶4万人,共实现减贫31万人。  

四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扶贫措施。狠抓产业扶贫。去年共争取省以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3亿元,同比增长194.2%。加上群众投资酬劳资金,扶贫投入达2.88亿元,受益贫困人口22.2万人。进一步明晰了产业扶贫方向,详细论证了458个省重点贫困村的扶贫开发方案。全年共发展特色瓜菜4万多亩,林果种植6000多亩,中药材种植3700多亩,家畜养殖6万多头,水产养殖近5000万尾。推进驻村帮扶。以省市县乡选派的“第一书记”为主体, 全市共选派干部3290名,组建驻村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帮助制定规划、理清思路、解决难题、推动发展,促进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十二五”以来,共向2993个贫困村投入资金近10亿元,1908个村修通了公路,1861个村实现通自来水,2073个村建有“两委”办公用房,1539个村建有卫生室。支持企业带动脱贫。积极开展贴息资金试点,为巨野佳农果蔬、晨农大蒜,郓城绅联食品、神舟食品等四家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贷款1500万元,直接带动了5000多贫困户增收。实施“雨露计划”。选定菏泽市技师学院和巨野县技工学校为省级“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对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进行中、短期技术培训,共培训1000人,做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积极争取黄河滩区扶贫开发政策。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黄河滩区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将成果上报省有关部门。在省和国家先后派专题调研组来菏实地调研中,我市提出的在黄河滩区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和将滩区五县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方面的建议,被国家调研组采纳,并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  

经过以上努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9月至10月,省级媒体组成联合采访组,对我市12个扶贫典型进行了连续报道。新华社山东分社也十分关注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专门派采访组对我市扶贫地图和精准扶贫典型做法进行采访报道,并在新华社内参清样上给予刊发,姜异康书记、郭树清省长、王军民副书记、赵润田副省长对此专门作出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32224日,全省精准扶贫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扶贫开发现场,听取了我市典型经验介绍。近期,省内部分地市纷纷到我市考察学习精准扶贫的做法,对我市创新扶贫开发理念、踏实细致工作作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市扶贫办还联合市委宣传部制定了宣传方案,在报纸、电视台开设专栏,宣传相关政策,加大引导力度,切实提高了扶贫开发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参与度。在去年“扶贫日”活动期间,东明县武胜桥镇玉皇庙村支书王金书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认真分析,全市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县乡重视程度不够。有的未将扶贫开发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认识不到位,主动性、责任心不强,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存在“上热下冷”、工作压力和热情层层递减现象。  

二是扶贫工作体制机制不理顺。县区扶贫机构设置较乱,单设的3个,设在农工办的2个,设在农业局的3个,设在农业综合开发办的1个。乡镇没有成立专门的扶贫机构,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工作缺乏连续性。机构不理顺,人员配备不足,严重影响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多数县区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只是利用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各行业部门整合的涉农资金,没有将专项扶贫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致使扶贫资金投入不足,影响了工作开展。个别县乡没有安排扶贫工作经费,正常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四是基本信息不够完善。部分县区建档立卡系统内信息缺项、漏项和错项较多,影响表内逻辑关系,并将给下步实施精准帮扶和政策落实带来许多不便。部分乡镇不深入贫困户调查,坐办公室“闷头造册”,导致贫原因分析含糊不清,帮扶计划方案简单、缺乏针对性。  

五是工作创新不足。有的县区习惯于旧思维,自我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对扶贫对象的帮扶措施仍以帮扶资金、捐赠物品为主,对贫困户的致富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没有做到“输血”与“造血”并重。部分驻村干部,在扶贫工作方面没有做到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指导扶贫的办法不多,缺乏实效性。  

三、面临的新形势   

扶贫工作面临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贫困地区考察指导,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刻阐述了做好扶贫开发的重大意义,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在菏泽视察期间,就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寄予殷切期望。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要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为推动2013年习总书记来菏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的落实,中办先后两次对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回访。最近一次回访将“加快推进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听取我市专题汇报的三个题目之一。省委、省政府将扶贫开发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并大幅增加扶贫开发资金投入。今年,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将“扶贫攻坚工程”列为我市在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实施的“四项工程”之一,制定下发了《关于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的意见》(菏发〔20157号)。孙爱军书记在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把扶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扶贫工作已提升到菏泽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  

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一是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因受扶贫资源的限制,去年山东省分解我市规模为贫困村855个,贫困户42.7万户、贫困人口125.3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3.8%。按照省定标准,我市识别出贫困人口259.6万,其中还有不少贫困人口无劳动能力、贫困程度较深,需要社会性兜底保障。随着扶贫标准提高,我市贫困人口还会增加。二是扶贫难度不断加大。我市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黄河滩区、故道区、太行堤库区等区域,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因病因灾致贫返贫现象比较严重,脱贫难度大。三是扶贫成本越来越高。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农村“空心化”现象普遍。一些贫困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差,党员干部队伍老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不强。扶贫对象流动性加大,给贫困识别、扶持政策落实等工作带来困难,增加了管理成本与难度。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菏泽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扶贫开发工作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全市扶贫攻坚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相结合,整体推进、分类扶持和统筹发展相协调,注重“输血”与“造血”并重、扶贫与扶志并举,调动贫困村、贫困户的主动性,自上而下搞好对接,扎实推动扶贫攻坚工程的实施。   

扶贫攻坚工程的目标任务是:力争今年减贫40万人,此后两年减贫70万人,再后三年减贫90万人。通过突出“九大工作重点”,落实“六项保障措施”,确保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村实现“五通十有”,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今年,紧紧围绕实现40万减贫目标,按照“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分类扶持、动态管理,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部门协作、合力攻坚,生态优先、科学推进”的工作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精准管理基础。不断完善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对贫困村、贫困户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严格识别标准和工作流程,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实现与“全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坚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信息动态管理,及时标记脱贫人口,添加新致贫、返贫人口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完整、更新及时。认真填写精准扶贫手册。根据贫困人口数量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40万人脱贫任务分解到县区。部署安排各县区认真填写精准扶贫手册各项内容,做到致贫原因分析清楚、帮扶责任人落实到位、帮扶措施具体详实,扶贫手册有贫困户户主照片,并加盖乡镇政府(办事处)公章,帮扶人和被帮扶人签字确认。充实完善电子扶贫地图系统。以市一级扶贫地图为范本,开展好乡镇和所有贫困村扶贫地图编制工作。在已形成的纸质版扶贫地图基础上,积极与国土、通信等部门和单位合作,将四级扶贫地图电子版组合升级,并与相关信息平台结合形成一套扶贫地图管理系统。加快建立贫困信息库。将全市259.6万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贫困原因、收入构成、帮扶人、具体帮扶措施等信息录入数据库,通过分级授权,实现在电脑或手机可随时对贫困村、贫困户信息进行查询。   

二是强化产业带动扶贫。指导贫困村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发展“一村一品”,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国家、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果品等特色种植业,加快发展“两羊一牛”等本土优势品种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积极发展服装、纺织、板材、条柳编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开发贫困村乡村旅游项目,不断增加贫困户产业收入。通过扶贫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其到贫困村建立产业扶贫基地,探索“企业+基地+贫困户”帮扶模式,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加大对贫困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依靠30个“一村一品” 试点镇和300个试点村的带动,使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至少参加1个产业增收项目。选取一个县,在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区域,结合整村推进工作,开展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制定完善扶贫项目考核细则,加强对扶贫项目的指导与检查力度。制定扶贫资金监管措施,与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配合好,确保资金安全。  

三是强化驻村帮扶脱贫。以各级“第一书记”为主体,实现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各驻村工作队重点帮助帮包村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造成贫困的原因,尊重村民意愿,制定脱贫规划和措施。加强与行业扶贫单位沟通联系,立足帮包村实际,搞好需求对接,有针对性的把行业扶贫政策落实到村。指导帮包村编制特色产业规划,实现每个村有12个特色产业,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组织党员开展为民活动,积极创先争优,增强村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指导帮包村围绕班子运行、民主公开等建立务实管用的制度,健全完善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处理预案,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促进贫困村和谐稳定。  

四是强化社会力量扶贫。制定《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做好2015年国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的申报准备工作和我市扶贫龙头企业评选工作。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鼓励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村投资兴业、技术培训、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引导重点企业参与扶贫。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扶贫,鼓励创建各类形式的扶贫公益项目,打造优秀扶贫公益品牌。继续开展党员干部联系困难群众工作,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力量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引导贫困村村干部带头创业,支持贫困农民本土创业,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贫困农民就地创业致富。强化社会性兜底保障,实现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对涌现出的社会扶贫典型,认真总结、广泛宣传,积极营造扶贫开发的良好氛围。  

五是强化电子商务扶贫。鼓励贫困乡(镇)村引进实战型电子商务人才,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创业就业,拓宽增收渠道。通过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形式,帮助贫困户直接以电子商务交易实现增收。通过当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能人、大户、专业协会等,帮助和吸引贫困户参与电商发展,实现稳定就业,从而达到减贫脱贫效果。  

六是强化教育扶贫。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扎实推进“全面改薄”工作,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改善贫困乡镇和村办学条件,做到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保障村小学和教学点正常运转。加强教师职业能力和素质培训,继续选派城镇教师到贫困村开展支教活动。  

七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大力推进贫困村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解决贫困户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加大对贫困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凡符合省、市、县交通规划,具备开工条件的贫困乡镇和村,优先纳入建设计划。大力推进贫困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旱涝保收田、节水改造、农田林网等工程。全面推进电网升级扶贫专项工程,做好贫困村电网升级规划和改造工作,解决贫困村特别是黄河滩区、故道区、库区贫困村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等问题。推进贫困村接通符合国家标准的互联网,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  

八是强化政策推动扶贫。市财政列支40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支持发展特色致富产业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加大向省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力度,力争对我市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进一步整合用于贫困县区的各类资金和资源,重点投向贫困乡镇和贫困村。扩大黄河滩区调研成果,积极争取把黄河滩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纳入国家和省发展战略。继续做好革命老区深度调研,收集我市作为冀鲁豫革命老区核心区的有关历史资料和物证,研究政策,借鉴经验,主动对接,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  

九是切实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工作调度。定期召开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协调部署各项扶贫开发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切实理顺县区扶贫工作机构,督促扶贫任务重的乡镇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建立干部联系点制度。组织开展“干部联乡村”活动,每个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乡镇,每个科级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村,定期深入乡村调研,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指导乡村开展扶贫工作。严格目标考核。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市科学发展定量考核,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指标,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扶贫开发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上一篇 】 【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专题研究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召开
·我市召开《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菏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任何意见和建议请 联系电话:0530-5310439 邮箱:hzsrd2008@163.com
推荐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网站备案序列号:鲁ICP备110199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