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今天是  
 
杨永昌同志在五大主导产业项目和城镇化工程建设视察时的讲话
 
 

杨 永 昌 同 志

在五大主导产业项目和城镇化工程建设

视察时的讲话

2014926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主导产业培育和城镇化建设一直是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9年起,市人大常委会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连续对主导产业项目和城镇化工程建设开展视察,达到了了解、支持、配合、推动两项工作的预期目的。根据集体视察和会议发言情况,我讲以下三个问题。  

一、对主导产业项目和城镇化工程建设的视察感受 

(一)基本评价  

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视察主要感受有:    

1、科学发展理念更加深入。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要求,正确处理快与好、量与质的关系,更加注重转调创,工作指导实现了重大转变。在主导产业项目建设上,对项目的选择更科学理智,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安全生产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落地,实现了量与质的双提升。在城镇化工程建设上,新型城镇化理念更加深入,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城镇产业的集聚、功能的完善、生态的建设、环境的宜居、文明的传播,工程设计、建筑质量、后续管理等得到全面提升,城镇化的档次和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   

2、推动工作作风更加务实。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求真务实,大干实干,所视察的每个项目和工程都实实在在,进度客观具体,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不弄虚作假,不做表面文章。在主导产业项目建设上,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对重点项目,采取了一季度一录像留存、建立动态档案、现场观摩工作成效等方式,激发了县区和部门的动力。在城镇化工程建设上,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任城镇化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同志落实每周现场调度、现场解决问题制度,相关部门实行一线工作法,为加快城镇化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3、实际工作成效更加明显。政府及有关部门强力推进项目和工程建设,在欠账多、基础差的情况下,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需要付出双倍努力,确实来之不易。在主导产业项目建设上,1-8月份新落地亿元以上五大主导产业招商项目144个,总投资720亿元。五大主导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69亿元,增长18%100个市重点项目中,五大主导产业项目占到85个,已有14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快了我市转型升级步伐。在城镇化工程建设上,今年以来全市实施城建重点工程786项,完成投资417亿元,其中市区204项,完成投资102亿元。城区新建改建道路20余条、39公里,铺设雨污水管网4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54万平方米。全市已开工保障性住房10273套,新启动房屋征收面积163.3万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积335万平方米,有些县的房屋销售情况好于预期。8个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30个重点镇总体规划全部完成,省级示范镇达到17个,我市城镇化实现了快速推进。 

4、社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政府继续简政放权,标本兼治,着力优化营商环境、金融环境和政务环境,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各有关部门都从各自职能出发,跑项目、争指标、办手续、要资金、引人才,积极集聚各种要素资源,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有些县区的学校、医院实现了与外地名校、名院的合作,就证明了发展环境的优化,也为社会事业的进步增添了力量。通过近几年工作的推进,全市上下对加快项目和工程建设形成了共识、化作了共为,从市到县区、从党委政府到各个职能部门、从社会各界到普通百姓,大家认识一致,积极参与。从2008年开始,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开展人大代表“建功立业”主题活动,引导代表为自身价值而建功、为人民福祉而立业,在我们视察的项目和工程现场,都活跃着人大代表的身影。

(二)存在问题  

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大家发言,感觉两项工作存在共性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从整个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看,还较为落后。960万人的人口大市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相比,我市的产业和城镇化发展在体量、层次、竞争力上都还显得滞后。产业总体规模小、层次不高、效益不好、竞争力不强。城市大交通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基础设施还不配套,带动能力较差。我市与周边市产业同构化、城市定位雷同现象,增加了竞争性。  

2、从具体项目和工程水平看,还不够高。我市的项目、工程与提质增效、转赶共进的目标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项目数量较少,个头小,质量不高,传统产业项目多,个别项目进展慢,用地强度低。有些城建工程存在设计水平低、进度慢、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民生工程总体数量少、布局不科学,现代服务业项目对城镇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3、从发展后劲看,还不够足。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和融资难、环境容量小、用地紧张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不足,导致后续项目少,规模小,层次不高。房地产投资在销售不景气的情况下,增速进一步放缓,土地收益很难实现大的增长。城建融资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工程进展不快,后续工程建设乏力。  

4、从发展空间角度看,还不平衡。我市工业化率达到54.3%,城镇化率达到41.6%,城镇化稍后于工业化。在项目建设上,县区之间不平衡,有的县区项目多、档次高、进展快,有的县区项目少、项目小,进展慢;有的县区注重高新技术项目的建设,有的县区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在城镇建设上,还存在县区之间、城乡之间、新老城之间的不平衡。  

二、坚定推进主导产业项目和城镇化工程建设的信心 

抓好项目和工程建设,是我市加快培育主导产业和提升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建议政府统一以下思想认识。  

(一)从改变我市欠发达面貌、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角度看,必须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项目和城镇化工程建设。发展是第一要务,把经济搞上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欠发达仍是菏泽最大的实际,我市要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实现小康,实现“转”和“赶”、“好”与“快”的同步协调,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仍是菏泽最大的政治。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吸纳就业和提供税收的企业。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研究数据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GDP增长提高0.7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我们必须扭住项目和工程不放,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提质增效,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二)从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转型的角度看,必须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项目和城镇化工程建设。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在产业结构变化中,工业化进程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目前为12.5:54.3:33.2,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个阶段是工业化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升的时期。城镇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自然历史过程,目前我市城镇化率为41.6%,正处在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期和重要机遇期。我市的发展符合一般规律,与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相契合。目前,全市上下政通人和,机遇难得,发展氛围浓厚。我们要对投资充满信心,扭住项目和工程不放,通过工业化、城镇化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转型。  

(三)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角度看,必须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项目和城镇化工程建设。各级政府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民生优先”战略,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办了很多顺民意、解民忧、得民心的实事好事。但为民服务无止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如果我们不抓项目、不谋发展,民生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型城镇化发展既能起到支撑工业、拉动内需、带动农业的作用,同时又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群众从城镇化的进程中改善了居住和生活条件,幸福指数会明显提升。我们必须扭住项目和工程不放,壮大实力,打牢基础,充分发扬新时期的“菏泽精神”,扎实推进“六大民生工程”建设,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三、加快主导产业项目和城镇化工程建设的建议  

(一)加快主导产业项目建设建议  

1、以规划策划为龙头,搞好产业、园区、项目“三点对接”的规划体系。规划具有很强的控制力、引导性。要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对照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与国家、省“十三五”规划相衔接,切实做好产业、园区、项目的规划策划。一是做好产业规划。认真研究国家最近出台的产业政策,继续完善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并做好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衔接。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已形成了基础性规模,要在产业链形成价值链的规划上用苦功夫;生物医药、机电制造产业起点较高,潜力巨大,要在做强做大产业规划上用大手笔;商贸物流产业规划正在推进,要在加快实施进度上用大力气。二是做好园区规划。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通过加强专业化分工和协同效应,走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要做好各类园区的规划,科学合理布局,明确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拉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园区。严格落实“飞地经济”政策,推动相同、相近项目向园区集聚发展。三是做好项目策划。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前沿,加强投资机会研究,聘请高水平专家,策划筛选一批规模大、对产业有支撑力、在产业链条上具有关键性的重要节点项目,确保使项目达到工艺、设备、产品的顶端和安全、节能、环保的一流,力争多纳入省重点,多列入省“十三五”规划,多进入国家支持目录,增强发展后劲。  

2、以招商引资和企业膨胀为渠道,坚定不移上项目。欠发达就是欠投入。要坚持招大引强和自我膨胀并重,拿出更大的精力上大项目、好项目。一是抓好招大引强。招商引资是扩大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开展招商,突出高尖精,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多招层次高、规模大、效益好、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要熟练掌握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提高招商精准度和成功率,做到如实引进,实实在在。二是抓好现有企业膨胀。一个国家要重视民族工业发展,一个地方也必须重视本土企业的培育壮大。我市的很多本土企业,成长快、发展好、贡献大。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好本土企业培养,对有基础、有条件、有前景的本土企业,列出单子,建立台账,鼓励膨胀上项目,培育出更多规模大、效益好、生命力强的本土企业。三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三中全会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大势之趋,是主流方向,具有时代性。要抓住机遇,以项目合作为重点,推动我市企业尽快实现与国有和集体大企业大集团的合作。要提前着手,在项目策划之初,就要研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问题。  

3、以质量效益为核心,提升项目层次和水平。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企业。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以好项目来优化存量结构,扩大优质增量。一是注重项目规模最优化。项目都有一个最佳的规模优势,要综合考虑投资效益、技术装备、节能环保、市场容量等因素,合理确定新上项目的最佳规模。对规模大、一时不能完全投资到位的,要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二是注重项目科技先进化。科技是灵魂,科技是项目的生命所在。对新上和在建项目,要瞄准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力争全部选用最顶端的装备,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三是注重项目绿色低碳化。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我市的产业结构偏重,但并不意味着高污染,利用先进的技术也可以做到环保、清洁。严格执行能评、环评制度,对新上的项目要严格把关,确保项目能耗、排放标准达到同行业一流水平。四是注重项目用地集约化。用地紧张的时代已经到来,用地方式转变已成大势所趋。省级开发区、其他工业集中区新建项目平均投资强度分别不低于280万元/亩和220万元/亩,但这只是普遍标准,各产业要结合各自实际,按照全国同行业投资密度最大、用地最少的标准对我市新上项目进行限定。五是注重项目生产安全化。新的《安全生产法》自今年121日起施行,在落实主体责任上要求更加严格。新上项目要在安全评价、工程设计、装备技术等方面,按国家行业安全标准高限执行,确保在施工期间、投产后都不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4、以破解难题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现在正是施工的黄金季节。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生产要素,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制定建设计划。从项目建设工期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设定,项目建设要对照国内同类项目最短建设周期,按照同行业建设省以上优质工程标准,把工期卡到重要时间节点上,倒排工期,落实责任,以此促建设、促进度。全市确定的100个重点项目,力争竣工投产60个以上。二是破解制约瓶颈。对五大主导产业项目的建设,市委有明确要求,所有生产要素必须予以倾斜,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空间用在好项目上。在融资服务上,政府要积极搭建好政银企金三角合作的平台,调动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力争今年贷款余额增加150亿元以上。要协调好银企关系,防止银行抽逃资金,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在用地保障上,政府要千方百计多争取用地指标,多占用省里的土地“直供”指标,多争取增减挂钩、置换、挖潜等土地项目,优先保证重点项目用地所需。在能耗和环境容量上,政府要统筹考虑,算清家底,保大压小,存优去劣,腾出容量,分清轻重缓急,用于重点项目建设上。三是健全推进机制。对重点项目,要建立专门力量,实行包保责任制,加强调度督导,开辟服务“绿色通道”。对计划开工的省、市重点项目,尽快落实建设条件,确保早日开工建设。对已落地建设的项目,要坚持动态性跟踪、现场录影像等推进方式,力争早日竣工。  

5、以项目变企业为重点,尽快实现达产增效。达产增效是我们实施项目建设的目的。要扭转重建轻管的思想,围绕达产增效,打通“最后一公里”关节,力促项目早投产达效。一是抓好项目投产达效。对已经竣工和即将竣工的重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主动帮助协调解决电力供应、资金筹措等问题,超前做好原材料、设备订购和员工招聘培训等工作,使竣工项目开车一次成功、确保安全、产品质量合格。投产后用同行业的标准,在限定时间内对装置进行标定和满负荷生产。二是督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求。项目一旦竣工,即着手筹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要利用市场倒逼法,把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以人为本“两本”管理作为重点,全面推进精细管理模式,从原料购进、生产加工、现场管理、市场营销、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章立制,向严格管理要效益。三是搞好生产运行服务。所有企业都是由小做大的,每个项目变企业后,都是全市发展的希望。要加强对新投产企业运行的监测,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融通、煤电油运、人才引进、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过剩的产品。”特别是当前在市场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要帮助引导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大力开拓市场,树立资源靠市场去配置、产品靠市场去接纳的意识,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马上进入第四季度,希望政府对照全年工作计划,认真梳理,查找差距,全力以赴推进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的发展任务。

(二)加快城镇化工程建设的建议  

    1、打造规划设计精品工程。城镇建设,规划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一是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立足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坚持高点起步、高点定位,密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完成菏泽市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编制。市区各类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委托甲级规划编制单位编制,确保每一个规划编制真正成为“精品佳作”。二是突出规划的特色性。城无石不秀、无水不灵、无文不彰。文化是城市的底蕴和灵魂,有文化才有生命力。要彰显“崇文尚德、务实图强”的新时期菏泽精神,突出我市“花城”、“水邑”、“林海”的特色,把“一城四乡”的城市名片融入城镇建设,利用好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的优势,深入挖掘牡丹文化、水浒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名人文化,积极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位一体”、“四点对接”的新型城镇规划体系。三是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坚决做到“一支笔,一张图,一个蓝图绘到底”,完善“市区结合、以区为主,属地管理、综合治理”的规划执法监察长效机制,全面实施重心下移。突出拆违查处重点,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规划建设监督管理,坚决查处违规建设行为,维护好城镇建设管理秩序,防止政府收益流失。  

2、健全城镇现代产业工程。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产业壮大的载体,产城融合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一是完善城镇产业体系。要以打造“科学发展和邻边经济高地”为契机,抓住政策机遇,强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根据县区区域地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体系。二是发挥主导产业带动作用。坚持“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围绕培育主导产业,搞好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膨胀产业规模。要大力培育发展高新区、开发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牡丹区“退二进三”步伐,以产业聚集带动和促进人口聚集。三是着力培育服务业新优势。深入实施“服务业转型增速”战略,依托中心城区,完善城镇服务业体系,重点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坚持“谁建设、谁管理、谁经营”的原则,合理界定商贸物流项目建设、管理、经营权属,形成分工协作、相互衔接、规范高效的运营秩序,提高项目运行管理水平,防止一卖了之,坚决避免出现商贸“鬼城”问题。  

3、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基础设施是城镇发展之必需、居民生活之必要,是城市承载力的重要体现。要新城区、老城区一起抓、同用力,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一是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东新高速、济祁高速等交通重点工程,确保德商高速菏泽段年内建成通车,切实做好菏泽机场、快速铁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加快完善城市路网体系。适时启动城区中华路等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打通城区中山路、八一路、育才路等断头路,加快丹阳路立交桥建设,完成上海路、丹阳东路等主干道路续建工程,加快西安路、牡丹路、仓南路等主次干道建设步伐,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三是加快完善城市排水体系。要按照国家新修订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高标准建设完善城市中心城区、非中心城区、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区等防洪抗涝工程体系,防患“水城”现象于未然。四是加快完善地下管网等配套设施。坚持“地上地下一起抓”、“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加快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各类地下管网建设和改造,下大力气解决好老城区水网、垃圾中转站、公厕问题,深入实施雨污分流工程,不断提高生活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4、狠抓民生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公共服务工程是回应社会关切、关注改善民生的关键举措,要切实抓紧抓好。一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合理配置。把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职能的重中之重,加快实施菏泽一中南校区扩建和老校区改建工程,全市年内确保实现新增学校14所、幼儿园200所的目标。二是着力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加快市立医院、中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扩建步伐,确保全市年内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突出抓好三级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均衡配置、向农村延伸。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把“崇文尚德、务实图强”的新时期“菏泽精神”融入文化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年活动,力争市艺术馆新馆主体完工,确保县区“两馆”年内全部投入使用,新增乡镇综合文化站示范点20家。四是狠抓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加强对供热管网和热源站点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全市年内要力争实现新增集中供热覆盖面积300万平方米、民用天然气用户5.5万户的目标。五是加快旧城区棚户区改造步伐。抓好片区综合开发,尽快出台旧城改造意见,加快城中村改造。扩大保障性住房覆盖范围,全市年内确保实现建成10163套的目标。

5、构筑城镇生态文明工程。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路子,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一是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慎砍树、少填湖,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把天人合一、共生思想、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加快打造生态菏泽、宜居菏泽、美丽菏泽。二是狠抓城镇生态工程建设。加快“绿色长廊”、园林绿化和街头绿地建设,全面实施“牡丹进城”工程,巩固扩大园林城、卫生城、文明城创建成果。大力实施城市水系贯通工程,积极构筑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城市生态水系。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工业异味治理,巩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果。三是推进集约节约发展。统筹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各个领域节能减排,节约城市建设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生态成本,形成低碳城市运营模式。继续大力发展城市公交,探索完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引导更多的市民加入低碳出行。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边界,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统筹城乡建设用地整治,节约集约用地。

6、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工程。城镇管理是提高城镇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一是加快推进“智慧菏泽”建设。加快推进县区数字化城管二级平台建设,构建全市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实现城市规划、建设、土地、房产等业务的信息共享和统筹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社会综合治理、应急处置等工作的业务协同水平。二是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完善城市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城管体制,推进城镇管理重心下移,切实加强办事处和社区的管理职责,积极推行“城管进社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城镇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督管理,严把工程项目的质量关。三是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专家型的城市管理干部队伍,把“以人为本、群众满意”作为城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城管执法水平和效能。着力提升城市管理者依法管理、文明服务水平,教育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意识,摒弃传统陋习,为城市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视察结束后,常委会按照“三审会商”机制,将形成正式视察意见,反馈给政府研究处理。希望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 】 【 下一篇

相关信息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市二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主任会议召开
·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召开《菏泽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草案)》立法初审座谈会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专题研究2024年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召开
 
菏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版权所有] 主办:菏泽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任何意见和建议请 联系电话:0530-5310439 邮箱:hzsrd2008@163.com
推荐使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网站备案序列号:鲁ICP备11019948号-1